探秘奉化撞天岗
作者/林海伦
编辑/小 山
浙江柿的果实挂满枝头
时令已经过了冬至节气,自然界已经开启了冬季荒凉的模式。这时最适合攀登本地的各个山峰,平时少有人涉足的山路可以畅行无阻,大运动量也不会使人大汗淋漓。
撞天岗顶峰上有一旗杆
上周六,天气晴朗,我独自一人去位于奉化溪口镇的撞天岗探秘爬山。撞天岗是绍兴的嵊州、新昌和奉化三县的界山,可见其地理位置是较为偏僻的。
我从溪口亭下湖进山,过了升纲村便是左溪坑,这条溪流长达20华里,是四明山区一条特别长的沟谷,境内人烟稀少,原生态保存良好,特别适合探险寻宝。走高速的车程是80公里,耗时1.5小时,是一处理想的郊游目的地。
阔叶箬竹
这是我第二次去攀登这个山峰。因为有第一次爬山的经历,对于上山的路线我认为是心中有数的。不过来到山峰下边的林中,我突然发现找不到上山的路了,于是折回寻找可能错过的岔道,却没能找到。
软枣猕猴桃
我只好硬着头皮往树林里穿行。这时意外发现在落叶林有许多手臂粗的软枣猕猴桃,软枣猕猴桃的老藤有个显著的识别特征,就是其表皮呈棕色并有大块的栓皮脱落。这个物种都是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环境中,但在四明山上这是我首次遇见它们,可谓歪打正着。林中还有许多中华猕猴桃的老树。
中华猕猴桃(猕猴桃科)手臂粗的藤茎
我在林子中往上穿行不很远,便看到有个被丢弃的矿泉水瓶,想必上方有条横路。上去后我果然找到了那条曾经走过的登山步道,并在路边的指路桩上找准了登顶的方向。
山顶附近岩石上的冰凌
草叶上的霜冻
山顶附近湿地上长满了冰丝
山顶区域气温十分低,山路的地面上都是白色的霜冻和冰丝,非常难走,好在我用的是“双拐”,不久便顺利登顶。
在北撞天岗上远眺海拔930米的南撞天岗
站在撞天岗的顶峰上,我望见南边不远处有个比撞天岗更高些的山峰,原来这是四明山脉南部区域最高的山峰,叫“南撞天岗”,海拔为930米,而我登上的这个撞天岗叫“北撞天岗”,海拔为914米。在宁波境内海拔超过900米的山峰可谓屈指可数,但是撞天岗对于多数人来说,是有些陌生的,不像商量岗这样有名。我想这恰恰是我们值得关注和亲近的好去处。
狭翅铁角蕨(铁角蕨科)正面及叶背孢子囊群特写
水龙骨,冬日里难得一见的绿色草本
粤瓦韦(水龙骨科)及叶背的孢子囊群
一路上,我看到的多数是枯枝和落叶,但是蕨类植物却是一片鲜绿,比如生长在岩石上的水龙骨、狭翅铁角蕨和粤瓦韦,路边的边缘鳞盖蕨成片生长。山顶的落叶林下有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:蛇足石杉,又名“千层塔”,据称是治疗老年痴呆的良药。
蛇足石杉(石杉科),又名千层塔
大树都落叶了,但挂着红果的植物有不少,大风子科的山桐子的红果十分醒目,冬青科的冬青也是红果累累,而浙江柿的大树上是密密的小果子,高粱泡的浆果非常诱人。
山桐子的红果
冬青的红果
红枝柴(清风藤科)及其被霜打落的羽状复叶特写
每个地方的物种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,我发现这里壳斗科的东南石栎比较多见,这是种常绿乔木,分布的海拔一般在400米以上区域。而清风藤科的红枝柴树形高大,落叶期有点偏晚,树下是满地的刚刚被初霜打下来的绿色叶片。
东南石栎(壳斗科),这里很常见的常绿树种
动物挖洞后留下的痕迹
我在山顶附近的林中看到有不明动物挖洞后留下的痕迹。这种挖洞动物,我在野外却从未与其谋面过,可能它们是种夜行性动物,白天是无法见到的。表明此处的原生态的确相当不错。
林海伦 2021年12月21日
-----the end--------
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
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
江南四季花历/甬城草木地图
◎祝贺《草木清欢》进入第二届“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”读者投票环节并从百本图书中脱颖而出,忝列第九名。这是该书继8月份获得浙江科技兴林奖三等奖之后,首次在全国评选中获佳绩。感谢读者的认可,感谢大家的支持鼓励!
2.作者亲笔签名个人专属版本。可在本号购买,《甬城草木记》60元/本(含顺丰邮费),《草木清欢》68元/本(含顺丰邮费),两本一起买,120元(含顺丰邮费)。在任一原创文章文末“喜欢作者”付款,通过悄悄话功能留下【姓名+地址+手机】或题签要求,就OK了。